23日上午,在青島海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內,由齊重數控出品的“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加工的第一套船用大型柴油機曲軸正式下線,這是我國第一套完全由國產機床完成加工的大型曲軸。一直制約我國造船業(yè)發(fā)展的瓶頸——“船等機、機等軸”的被動局面將不復存在。
據介紹,以往,大型船用曲軸只有日本等國家具備制造能力,市場被高度壟斷。不僅價格高昂,還常常一軸難求。
近年來,中國開始自己生產曲軸,但制造曲軸的重型機床完全靠進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到貨周期長。
2007年,齊重數控研制成功了“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2007年4月的第十屆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上,“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引起強烈震撼。
展會期間,武漢重工鑄鍛有限責任公司簽約買下了這臺“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并安裝在引進的國際最先進曲軸生產設備的海西重工。
武漢重工鑄鍛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成義說,該齊重數控的機床價格僅是國外設備的二分之一,供貨周期是國外的三分之一,加上集目前國際先機的高端技術于一體,首次應用了“旋風刀架高精度定位技術”等關鍵自主技術,經過武漢重工下屬的海西重工安裝調試使用后,“旋風床”的各項技術參數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際同類王牌產品。2007年10月,海西重工向齊重數控訂購的第二套“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中心”,將于今年年底安裝投入使用。
這次由國產機床加工的大型柴油機曲軸成功下線,在船用設備國產化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我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生產曲軸和第四個可以自主生產大型船舶曲軸加工設備的國家。
突破造船業(yè)發(fā)展瓶頸
船用柴油發(fā)動機生產能力不足,是制約我國造船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制約造機能力的關鍵因素是曲軸,目前我國大型柴油機曲軸的年生產能力僅為50根左右,其余四分之三依賴進口。齊齊哈爾重型數控裝備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數控曲軸旋風車床,在青島成功加工出國產第一根大型船用曲軸,結束了我國船舶核心部件加工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在此背景下,兩年后,我國將形成年產550根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的生產能力,屆時除了自用外,還能具有100多根的批量出口能力。
|